
7月1日凌晨,巨大的鐵鳥輕盈地降落在灑滿晨曦的安納托利亞高原。經(jīng)過數(shù)月的準備,土耳其,我們來了!
土耳其共和國,國土面積約為中國的8%,人口7000多萬。它位于亞洲的最西端,歐洲的最東端。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爾橫跨歐亞,博斯普魯斯海峽把歐亞大陸分隔開來。
今年是土耳其建國90周年。1923年,在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領導下,土耳其建立了中東第一個共和國。受西方文化和社會制度的影響,土耳其一度被視為伊斯蘭國家成功世俗化的典范。大街上,面紗、黑袍與超短裙、低胸裝共存。每天5次召喚禮拜的聲音準時回響在城市上空,路人行色匆匆,絲毫不受影響。

“土耳其(Turkey)”一詞由“突厥(Turk)”演變而來。土耳其人將自己的歷史分為 5 個發(fā)展階段:匈奴、突厥、回紇、塞爾柱突厥、奧斯曼帝國。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國就是在奧斯曼帝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。土耳其人認為,回紇階段的“回紇”就是今天維吾爾人的祖先。所以,土耳其人視維吾爾人為自己的“兄弟”。這可以算是土耳其關注維吾爾人、關注新疆問題的歷史淵源吧。也因為此,土耳其成為了境外“東突”分裂勢力的大本營。在土耳其,有大大小小數(shù)十個“東突”分裂組織,“東突”分子所打的分裂旗幟除了顏色外,圖案、式樣與土耳其國旗完全一樣。土耳其的地理位置處于亞歐之間,其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也在亞歐之間搖擺不定。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,卻并不是歐盟成員國。自 1987 年開始,土耳其在謀求加入歐盟的道路上已經(jīng)走過了20多年。土耳其也為其最終加入歐盟做了方方面面的準備。這可以從它的汽車號牌上體現(xiàn)出來:土耳其的汽車牌照和歐盟非常相似,已經(jīng)預留了歐盟環(huán)形星標志的位置,但土耳其要最終畫上這個環(huán)形星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作為一個穆斯林占總人口99%的國家,土耳其清真寺的密度很高。幾乎隨處都能見到高高的宣禮塔。這些清真寺大都是由政府按照統(tǒng)一的樣式建造的,一般都是以灰色為基調(中國的清真寺大都喜歡用藍色)。土耳其的清真寺大都很緊湊,占地面積不大,這倒也符合高原山地國家節(jié)約利用土地的原則。

土耳其最著名的清真寺是藍色清真寺——全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。六個高高聳立的宣禮塔是藍色清真寺的標志。宣禮塔的多少決定了清真寺的大小、級別。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——麥加清真寺有七個宣禮塔,而一般的清真寺最多是四個宣禮塔。
普遍的說法是:“中國和土耳其分別位于“古絲綢之路”的東西兩端。中國的長安是起點,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是終點。”事實上,伊斯坦布爾這個“終點”,不僅是“古絲綢之路”空間距離上的終點,也是“古絲綢之路”時間意義上的終點。
